打針這件小事
作者:湖南第二人民醫院 發佈時間:2016-08-04 來源:
(7W 李彩)
“針打在哪兒最不痛?”——這個資深的腦筋急轉彎題目,曾經把你難倒過嗎?呵呵一笑的你,此時此刻身上的某個部位是不是在隱隱作痛呢?
很慶幸,從我記事之日起到高中畢業止,醫院、護士、打針這些統統都與我無關;很偶然,我成爲了一名護士。而無意間,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……
關於打針,有過許多的經歷和往事。
實習時第一次穿刺成功,激動萬分之餘纔想起沒有消毒局部皮膚,很是尷尬。
參加工作後在精神科病房,看到老師爲“老大難”打針時用酒精棉籤代替用絡合碘使勁擦局部皮膚,成功率很高,很是受教。
在神經內科,端着治療盤在病房轉,一個接一個的打針,給全部病人打完,沒有出現換針頭重來一次的情況,那種感覺,很有成就感。如果被誇技術好,心情也很是美麗。
還不得不提起在我職業打針史上很有紀念意義的一個人——張嗲嗲。他是一名長期住院的離休老幹部,患有腦梗塞、糖尿病、心臟病,長期臥牀虛胖,每日靜脈輸液導致淺表血管不明顯且彈性差,是科室頭號老大難,已經公認爲鑑定護士穿刺技術水平的標杆。新來的護士根本就不敢靠邊,我們這些資歷算老的護士也無人敢輕言保證一針見血。在那個靜脈治療技術還沒有這麼多選擇的年代,我們唯有在打完其他所有病人的針後,搬個凳子,沉下心來,睜大眼睛,在手掌手背手臂上、大腿小腿足背上、指(趾)頭上,拍、壓、擦、塗、摸、探,一旦發現新大陸,在下針之前還不忘念上一句“菩薩保佑”,穿刺成功的那種喜悅不亞於得到了“優秀護士”的稱號。最怕張嗲嗲發病,危急時刻昏黃的燈光下要找到一根血管穿刺成功,沒有強大的內心和必勝的信念,我想張嗲嗲也不可能會跟我們一同走過十幾年的歲月。
我和我的那些護士姐妹們至今仍深深懷念我們一起在針尖行走、並肩作戰的日子,如今的我們都已成爲醫院各科的骨幹力量,打針不過是件小事,而我們卻在不覺中相互幫助、共同學習和成長——感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