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神科的故事 (十五)——“医患沟通微信群” 传递健康正能量
作者: (5病室 羅丹) 發佈時間:2016-12-22 來源:
本站
在全民玩轉微信的時代,我們精神科五病室封閉病房在提升優質服務方面,又有了新的陣地,我們科室的醫護人員建立了一個微信羣——五病室醫患溝通羣,與患者家屬建立了醫患溝通新的平臺。
由於我們科室是封閉式精神科病房,規定每週只有星期二、星期五的下午和星期天爲探視時間,並且新入院的病人常表現不安心住院,爲了讓患者安心接受治療,我們建議家屬前半個月最好不予探視,等到病情及情緒穩定以後再來探望病人。爲了解親人在病房的情況,焦急擔憂的家屬經常打電話諮詢,有時候甚至一位家屬一天三個電話,大多時候醫護人員忙於做治療和護理病人,不能詳細向患者家屬告知病情,大大地降低了患者家屬滿意度,而醫護人員也變得更加忙碌。
於是,爲了方便患者家屬瞭解住院親人的病情,我們建立了五病室醫患溝通微信羣。目前,羣成員共有60名,羣內包括7名醫生、16名護士,其餘都是患者家屬。他們本着知情同意的原則加入該羣,如果親人出院了,他們也可以自動退羣。要是涉及到患者隱私的問題,我們則會讓家屬在我們空閒的時間打電話諮詢,以便於給他們一個詳細的解答。
我們利用微信羣有效詳細地解答了家屬的問題,告知家屬醫保報銷的資料及流程,會客時患者需要的生活物品和零食等等,還在羣裏定時推送科普知識,提供健康諮詢,幫助他們做好出院後患者的家庭護理。
精神科封閉病房的這扇門不再是他們探望親人的阻隔,我們通過醫患微信羣爲他們打開了一扇扇窗。8牀王爺爺的兒子對此讚不絕口,“自從加入了這個微信羣,它就成了我們全家人的寄託,我通過羣消息就可以瞭解到父親的病情,然後立刻轉發給家族羣裏,很方便。”36牀的劉媽媽也說,“你們不厭其煩的爲我們解答每一個問題,作爲病人家屬,我感覺心裏暖暖的,我兒子住這我也安心。”
中午和晚上總是手機最忙碌的時候,因爲我們上班時間工作太忙,壓根沒有時間看手機,與患者家屬經過溝通以後,他們表示理解,所以家屬們總在中午和晚上,我們休息的時間“騷擾”我們。自從有了醫患溝通微信羣,我們白天上班,晚上一回到家,就一一答覆羣裏的問題,這已經成爲了我們生活的常態。
也許我們沒空轉發自己的生活點滴,卻時刻把病人的安危和家屬的擔憂放在心上,五病室醫患溝通羣成爲了我們與家屬交流病情的工具,指尖的敲打爲家屬帶去了幫助與安慰。創優無止境,服務無窮期,我們旨在延伸到每一個環節,給患者和家屬一個完整貼心的就診過程。
微信羣的建立不僅方便了患者家屬瞭解住院親人的病情,還成了醫護患聯絡感情的新平臺。家屬間互相加油鼓勁,互動充滿了溫情和正能量,增強了與疾病抗爭的勇氣。我們也聽到了許多的表揚與感謝,經常會稱讚我們工作認真負責,感謝我們在住院期間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,感謝我們在他們出院後噓寒問暖的關心。
每次看到這樣的話,我的心裏頓時被一種甜蜜與幸福的感覺充盈,我們沒有想到,一則回覆,幾句叮嚀,讓醫護患之間拉近了距離,增添了信任。很多時候,溫暖別人也是溫暖自己。